步道心革命|郊野小徑不再水泥化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台北不缺水泥花崗岩步道,可是能說故事的古道越來越少,所以我們的行動非常重要。」謝絕水泥,『手』護天然步道,一場漫長的步道革命,持續發酵…

圍繞著城市周圍,總有許多郊野小徑,讓都市人有地方喘口氣,當這些小徑損壞或泥濘,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覆上水泥,讓它堅固無比,難道沒有別的辦法?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首度合作,將以手作步道的溫柔,修整景美地區仙跡岩一帶,最後的天然步道。

仙跡岩步道的海巡支線,因為保住了天然土路,生態豐富,沿途蟬聲特別嘹亮,總有蝴蝶輕輕飛舞,走起來舒服,登山客的使用率很高,但部分路段積水泥濘、木階梯老舊損毀,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招募了志工,用雙手來處理問題。

積水路段透過刨除軟爛表土、增加排水的導流木及撒上碎石,走起來乾爽舒心。老舊階梯透過路廊改道、重整邊坡與放置枕木作階梯,最後是有著S曲線的漂亮路段。在專業講師帶領下,一群素人變成步道職人,表現出完美的專業水準。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理念,默默影響著人們,中埔山步道入口的兩百公尺,就在居民爭取下,敲掉了水泥,回復透水表層。台北市大地工程處道路工程科長夏賢統表示,一半寬度鋪上透水磚,一半恢復自然土路之後,蝶類會進來覓食,步道變得更熱鬧有生機。 

台北市列管的136條步道中,有74%覆蓋著水泥或花崗岩的不透水層,中埔山是唯一水泥減量案例,步道革命開出了新花朵。然而大多數人對工程步道的爭取,並沒有因而停止。

在陽明山區平等里,因應農耕需求,興建了三大灌溉水圳,早年為了巡水,工作人員沿著古圳走出了步道,現今成為登山客喜愛親近的郊山小徑。其中的尾崙古圳,近幾年一段段鋪上水泥,甚至連水圳也水溝化。現在只剩下靠近取水源頭的路段,還保留百年前的面貌。 

平緩陰涼,景觀自然,越來越多人喜歡來這裡。爭取拓寬、增加欄杆等人工設施的聲音,也跟著進來。針對泥濘問題及整體景觀與生態的維護方式,預計明年發包,市府表示還要多方溝通。 

步道,通往山林,也通往心靈。它,應該越自然越好。山野間,步道心革命持續進行著,也許有一天,郊山不再公園化,步道不再水泥化,山區小徑能成為人們真正的心靈後花園。 

地點
集數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