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鯨人生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池裡,受傷的鯨豚浮沉著,池邊,一群志工守護著。十多年光陰,成功大學的王建平老師,帶著救鯨志工,寫下台灣的保育歷史,也創造生命搶救的故事…

4月16日,屏東縣的海口與射寮海岸,分別傳出小虎鯨集體擱淺事件,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王建平教授,帶領救鯨志工前往搶救。成群鯨豚擱淺,搶救行動兵荒馬亂,二隻鯨豚當場送回海裡,二隻帶回救援,五天後野放,剩下鯨豚阿淦,必須留在搶救池繼續醫療。

在台南四草救鯨中心的救援池裡,經過獸醫檢查,阿淦體側有傷口,體內有發炎,游泳只能向右轉,勉強維持著頭部浮出水面,靜靜的在搶救池裡浮沉,情形不太樂觀。獸醫楊瑋誠用新的醫療方式,搶救阿淦,志工們守在池邊,記錄著鯨豚的水中動作,幫助獸醫瞭解治療效果。

楊瑋誠是救鯨老手,任職嘉義大學,參與救鯨工作十多年。他說明,透過鯨豚的傷口組織、血液檢查,可以獲得許多醫學數據,瞭解鯨豚的身體狀況。但是一頭150公斤的小虎鯨,具有野性,要幫牠抽血,需要六、七位志工下水,幫忙固定,獸醫才能在尾鰭抽到血。驗血研究病因後,用經驗調配動物用藥,然後塞進飼料小魚的魚肚,讓鯨豚吃下。

餵食鯨豚,會用拋食的方式進行,一方面維持人和鯨豚的距離,另一方面也訓練牠們追食的能力。漸漸的,阿淦開始用只能右轉彎的身軀,追逐丟下的魚,自己進食。牠努力游動,一口一口吞,用行動訴說,想活下去的意志!

慢慢的,阿淦體力變好,志工的記錄文字開始密密麻麻。牠有人類六歲孩童的智慧,一旦熟悉環境,熟悉志工,就會開始想親近、想玩,像是冷不防的拍水攻擊,或在志工治療完,要上岸時,調皮的從後面偷襲。不過志工們總是要記住,別把牠當寵物,因為牠還要回到大海,需要保持野性,人人都不該和牠玩。

救鯨團隊裡只有一位專案人員小豚,長期投身鯨豚保育,在救鯨中心從志工管理、行政工作到對外公關,低薪做到昏天暗地,還是堅持這份工作。許多義務志工和小豚一樣,都是抱著救鯨熱情,來自四面八方,靠熱情來支持,排班守在池邊,近一點的志工,下班下課就趕來,遠一點的志工,就睡在中心的通鋪,過著辛苦的救鯨人生。

救援中心的王建平老師,十多年救鯨行動,靠著林務局的支持預算,縣市政府的臨時補助,維繫著台灣救鯨的國際名聲,不斷創造生命奇蹟。目前四草救鯨中心,屬於臨時性,王建平一直想改變這個狀況,讓救鯨行動更有效能。在成功大學提供土地,林務局協助經費下,成大海洋中心漸漸成形。目前已經完成行政與醫療場所,計畫再建新的搶救與復健池,未來將扮演搶救與海洋教育的功能。

60多天的搶救,阿淦成為搶救最久的鯨豚,終於獸醫評估,阿淦可以野放了,整個團隊立刻動了起來,夜間召開野放會議。獸醫楊瑋誠檢視著無線發報器,明天將為阿淦掛上。

6月18日,工作人員開始下池,幫阿淦上擔架,準備運送到港邊,搭船到外海野放。這天,阿淦好像知道要回家了,特別合作。鯨豚離水,心理會驚慌,身體會乾燥,一路上的安撫與保濕,非常重要。

幾年來,海巡署一直協助救鯨工作,今天將派巡邏艇送阿淦到外海。志工們來到港邊相送,幾位長期陪伴阿淦的志工,到了野放時刻,依依不捨。在船上,楊瑋誠醫師為阿淦裝上發報器,那是追蹤阿淦動態的工具。到了預定地點,阿淦終於要野放了!

撲通下海!阿淦游到船側不動,志工高呼「阿淦快走!」,志工覺得,阿淦想再看大家一眼。數天後,發報器傳來,一張張路線圖,顯示阿淦已經游到澎湖,行動相當活躍,大家欣喜牠恢復了健康。

但是,6月25日卻傳來噩耗,鯨豚阿淦在澎湖死亡,身上纏有漁網,讓大家相當錯愕。受傷的鯨豚,因為人類的愛心而救活,卻又死於人類的網具。志工們十分傷心,但是不會因此放棄。他們知道,面對物種生命,必須伸出援手。

在台南,一群救鯨志工,隨時準備出動,搶救受難鯨豚,用著堅毅的行動,高度的愛心,寫下溫馨感人的救鯨人生…

集數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