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寒冬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志昌

不論經濟是繁榮或是蕭條,總有一群人,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被忽略的角落。當景氣蓬勃,他們是剩餘價值最後的受益者,當景氣低迷,他們第一個面臨衝擊。金融海嘯席捲而來,資源回收這一行無聲無息地沒頂,拾荒的阿公阿媽度過最寒冷的冬天。

2008年九月,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原物料價格崩跌,廢鐵的價格從一公斤最高二十二元跌到一公斤三元,廢紙的價格從一公斤最高六元跌到只剩一公斤五角。回收市場崩跌,中盤大盤咬牙苦撐,但基層的拾荒者,卻沒有任何應變的能力。

三重高速公路的高架橋下,是無數拾荒者每天一定要報到的地方。這裡就像一個古物的集散地,也是商品生命周期的終點。透過每一雙拾荒著的手,這些被丟棄報廢的物品重新歸位,迎接下一段再生的旅程。雖然這幾個月資源回收價跌到原本價格的四、五分之一,回收場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媽,為了四五十塊忙碌一天。

住在三重市永豐里72歲的阿嬤施碧銀,孩子一個失業、一個中風,十多年來靠拾荒維生,社區居民知道施碧銀經濟情況不佳,為了幫忙她,特別騰出社區的一個小角落,主動把資源回收物品送給她。為了生活,施碧銀每天用盡力氣,撐著受傷的腰桿,踩著三輪車,將廢五金跟廢紙運送到附近的回收場。

為了幫助拾荒者度過寒冬,環保署提出短期的補貼方案。從今年一月到六月,在全台灣雇用1800位拾荒者,每個月一萬元左右,幫助各鄉鎮資源回收大隊進行回收。但全台灣的拾荒人口有好幾萬人,環保署補貼其中的1800位,立意雖好,但效果恐怕是杯水車薪,絕大部分拾荒的阿公阿媽,並不在環保署列冊的名單上。

資源回收價格下跌,受衝擊還有許多小型舊貨商、中盤商,許多回收商就在這一波不景氣中倒閉,另一方面價格崩跌,回收物品大量湧進清潔隊,也造成各地清潔隊負荷量大増。

長久以來,“酒甘倘賣無”的聲聲呼喚,讓台灣資源回收的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創造了台灣資源回收產業的奇蹟。但是拾荒者是沒有基本工資的一群,他們的權益又有誰會重視?

當美國的資源回收體系,因為價格下跌而崩盤,回收物直接送進垃圾場,導致巨大的環境問題。在台灣,資源回收卻因為有一群堅韌的拾荒者,繼續不計辛勞地踩踏著三輪車,讓回收系統還能在寒冬中勉力維繫,替社會省下了許多垃圾處理的成本。下一次當你在街頭看到這些螞蟻雄兵,或許也能給他們一點點暖意。

集數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