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水庫|不浪費老天爺給的水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忠峰

台灣是全世界排名第18的缺水國,乾旱缺水、颱風豪雨也缺水。既有的水庫因為淤積嚴重、壽命縮減,新水庫的開發又充滿困難,尋找新水源是未來大挑戰。其實,建築物、公園甚至高架道路,都是雨水收集的好幫手。該如何將上天的贈與,好好利用?

基隆海洋大學這棟大樓,看來很普通,其實不簡單,從屋頂到牆壁、再到地底,全都有收集和貯存雨水的功能。海大河工系總共有三座雨水回收系統,可以貯存超過100噸以上的雨水,包括廁所沖水、清潔、澆灌、生態池等等用水,全都來自雨水。

除了學校,社區也是推動雨水回收的要角。新北市三重順德里,一進入社區,可以發現角落到處都設有雨撲滿,這些雨撲滿是營造社區綠美化背後的功臣。順德里街頭巷尾有將近三十個雨撲滿。此外,活動中心屋頂也做雨水回收。雨水經過菜圃與透水地磚流到過濾池,再流到貯存桶,作為屋頂農場澆灌使用。

高速公路也是巨大的雨水收集體,過去落在高速公路的雨水經過排水溝,沖到駁坎與平面道路,雨水夾雜泥土到處漫流,造成社區困擾。里長與志工著手將高速公路雨水回收,還設計出一套雨水澆灌系統,原本雜亂的土坡,如今種滿花草。

當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都市排水系統已經無法負荷短時間內降下的暴雨,每棟建築都該為雨水貯存負起責任。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規定,一萬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案,都必須設置雨水貯存或中水回收系統。南港這座新建的工業園區,就在地底下設計了1500噸的大型貯水池,雨水回收可以作為中庭水池與植物澆灌的水源。這座園區一年可以回收兩萬噸雨水,省下大約六十萬水費。

台北地標101大樓雖然沒有大面積的屋頂,但是大面積的牆面,就是最好的集雨器,每一圈外圍陽台都設計雨水滲流系統。一年最多可回收五萬噸雨水,相當於一個四口之家140年的用水量,提供商場的廁所沖水系統使用。

除了學校、大樓,一般住家有沒有可能自己做雨水回收?住在宜蘭的李旭登,綽號「氧化鐵」,人稱鐵哥,十年前在台北新店舊家就曾自己DIY 設計雨水回收系統,經過不斷摸索,這套雨水回收系統也從鐵哥1號進化到鐵哥3號。十年來他不斷推廣、開設雨水回收DIY課程,影響了許多住家與學校。鄰居黃文昌受他感召,也動手設計適合自己住家使用的雨撲滿。

透天厝屋簷是現成的集雨板,剛開始下的雨水因為比較髒,會流進初期收集管貯存,存滿後比較乾淨的雨水才會流進貯水桶,用最簡單的方法過濾雨水。很多人認為雨水很髒,但李旭登實際檢測發現,經過簡易過濾,雜質率比自來水還低。

黃文昌家中除了沖廁之外,洗衣服、洗菜也都是用雨水,每個月至少節省100元自來水費,當初裝設雨水回收買水管材料花了兩千元,算一算大概一年半,成本就可以回收。

李旭登認為,政府推廣雨水回收大都停留在公部門做示範性的系統,對一般民眾太遙遠。他也發現,有些學校或大樓利用筏基貯存雨水,最後卻因為維護困難,或馬達耗費電力成本,沒辦法持久運作。

雨水是上天賜與的禮物,都市化之後雨水卻成了都市負擔,白白浪費了上天恩賜。為了讓下一代善用雨水、體會水資源的珍貴,李旭登也教導小學生自己動手做,設計雨撲滿。小學生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測量,有的鋸水管,有的負責連接管線,替羅東鎮農會興建雨撲滿。



台灣人每天平均用水量達274公升,遠遠高於新加坡的140公升、日本的127公升。我們每一度自來水供水成本約三十元,但是水價平均一度只有十元,跟世界各國相比,水價明顯偏低,也無法反映成本,導致一般民眾對雨水回收興趣缺缺。

當大型水庫開發已走向盡頭,在城市建立微型分散式的水庫,落實雨水回收,是尋覓新水源的唯一途徑,也是面對極端氣候的因應策略。讓天上落下的雨水,不再是城市的負擔,而是被我們好好珍惜的資源。

集數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