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上的暑假作業

記者 張岱屏

面對洶湧而來的河水,要怎樣穩住步伐,不被溪水沖走?在野外被毒蛇或蜜蜂叮咬,該如何應變?遇到斷崖或崩壁,要怎麼樣運用手中有限的繩索,通過危險的地形?

這些疑問,對於不是經常在野外生活的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感受不到它的迫切性,但是,對於經年累月,在杳無人煙的野外環境中從事動植物調查的研究者來說,這些卻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二十多年前,當他踏入野生動物研究的領域時,多半研究還只是在烏來、溪頭、福山這些比較容易進入的區域做調查,但是近年來,台灣的生態研究漸漸走向更深入、更專門的領域,例如水鹿、黑熊、山羊、台灣雲豹等大型動物的調查,這些動物通常生存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偏遠山區,而研究者為了進行長時間的調查監測,往往需要長途跋涉,深入山林,克服艱困的地形,同時還要面對颱風、豪雨、下雪等等不確定的氣候因素,野外研究因此面臨了極高的安全風險。

面對地形、氣候等種種嚴苛的挑戰,生態研究者往往靠自己一步步地摸索,從各種經驗中吸取教訓。長期研究台灣黑熊的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黃美秀表示,自己就有多次發生意外的經驗,同所的教師之中,幾乎都有在進行調查時多次發生意外的記錄,包括被落石擊中而墜崖、遭毒蜂叮螫、遭遇颱風失聯、在水域中遭鋼片嚴重割傷,或是在林道發生車禍等等意外。有些意外所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挽回的,往往造成研究者的失蹤與傷亡。林林總總的意外事件,突顯出生態研究者在野外安全訓練上的不足,也突顯出國內的軟硬體設施無法提供研究者安全的研究條件。

為了打破過去生態研究者獨自摸索的困境,今年七月,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舉辦了為期兩週的「野外研究安全教育訓練課程」,這是台灣生態研究系所首次有系統地針對野外求生、野外安全等基本的知識及技能進行完整的課程訓練,為台灣新生代的生態研究者,奠定野外安全訓練的基礎。這套課程由屏科大野保系的老師與台灣登山界資深教練歐陽台生共同合作規劃,課程的內容涵蓋了困難地形的通過、溪流橫渡技術、爬樹技術、野外傷害的預防及處理、山難求救、獨處訓練等等。

對於許多學員來說,獨處訓練是一個難忘的經驗:一個人在黑夜的深山裡,手邊只有一個大型的塑膠袋可以禦寒,這也考驗著學員在黑暗之中如何克服恐懼,與山林相處,未來當一個人在山林中落單時,才能夠安然自處。

在台灣,野生動物的調查研究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能夠長期投入的人往往是基於一份堅持、一個夢想,希望能將台灣豐富的生態訊息,傳遞給社會。但是,研究的成果難以得到掌聲,研究者發生山難意外,需要動員搜救時,卻又常常被誤解為耗費社會資源。

當社會對於生態保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走在山林第一線,長期以來累積生態資訊的研究人員,他們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卻往往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大武山上野外研究安全的訓練,對於生態研究是一個新的起步,是新生代生態研究者的暑假作業,也是生態保育相關單位的新作業。

地點
集數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