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限定~礦鄉猴硐|結合人文與生態深度體驗猴硐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陳忠峰 陳志昌 陳添寶 紀岳君,剪輯 紀岳君

當沒落的猴硐遇上流浪貓咪,山城變成貓村,假日人潮洶湧。面對暴增的遊客,老猴硐,有些措手不及。觀光發展能為地方帶來繁榮,卻也可能讓地方失去原本的色彩,面對突如其來的觀光浪潮,猴硐該怎麼樣保住自己,產出「地域限定」的在地特色?

因為友善的流浪貓,現在大家提起猴硐(侯硐),第一個聯想就是貓村,其實貓明星之外,靜默山村有更豐厚的內涵,一段黑金歲月等待被記起。

黑金就是煤礦,猴硐的煤礦開採從1920年代開始,全盛時期產量曾佔全台的七分之一,在這裡經營的瑞三礦業公司,曾經是台灣最大的煤礦公司,養活了數千名礦工。曾經在礦坑工作的猴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柯茂琳,難忘當年。他說,坑內的溫度很高,都是攝氏三十五度以上,工人每天要喝五公升以上的水,衣服穿很少,甚至沒穿,很辛苦。

1990年,因為煤源枯竭,停止採礦,聚落蕭條了,直到規劃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被時間掩埋的回憶,得以重現。

蔡淑惠,一位礦工女兒,擔心觀光開發讓家鄉變樣,決定回鄉,為猴硐尋找適合方向。舊礦坑、選煤廠、運煤橋、礦工宿舍…透過歷史建物,蔡淑惠向遊客解說礦工的生活點滴,希望來的遊客,不要只是走馬看花,能深入瞭解猴硐。

歲月讓猴硐成為迷人的地方,目前這裡的居民只有幾百人,退休的老礦工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有些人對發展觀光並不期待。蔡淑惠希望居民能瞭解,此刻,觀光是擋不住的浪潮,應該正面迎接它,尋找居民的定位。

為了讓居民多多參與,蔡淑惠找來劇場藝術家陳淑慧,希望透過劇場的方式說出社區故事,讓居民凝聚共識。2009年來到猴硐的駐村藝術家陳淑慧,透過市民筆記本的深度訪談,理解居民感受,並且以此為基礎,為猴硐整理出第一個社區故事。

根據新北市統計,民國九十九年一月,猴硐的旅遊人數是五百人,十二月,暴增到五萬人,雖然猴硐有帶狀的遊憩空間,目前遊客卻都集中在車站與貓村,於是居民透過大偶踩街的活動,把遊客帶到平時較少人去的礦工宿舍。

用回收紙和二手衣做成的人偶,在一個晴朗的午後,走向昔日的礦工宿舍,在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一項新的記憶也在產生。礦工耆老第一次在遊客面前,示範採礦。居民也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出社區故事,台詞來自居民的生活,每一句都是居民的心聲。

不到一小時的演出,呈現地方四十多年的變化,除了台上勇敢面對觀眾的素人演員,背後還有許多默默幫忙的社區居民。蔡淑惠表示,希望藉由社區劇場的形態 讓居民瞭解,發展觀光對自己本身有多重要,不要公部門主導,而是自己告訴公部門、告訴遊客,這是猴硐在地的故事。

其實猴硐不只是煤礦城,還是瑞芳一帶產金的起源,線索之一就在聚落旁的小粗坑步道上。猴硐文史工作室創辦人周章琳說,1893年在基隆河發現金礦,居民就沿著小粗坑上來,接著繼續前進到大粗坑,翻過這座山頭,就是九份金瓜石,台灣首先發現金礦的地方,就是猴硐。

隨著採金熱潮,漸漸形成聚落,但是四十年前停採之後,居民陸續搬走,只留下半倒的屋舍與回憶。古道上,採金的痕跡模糊了,原本平整排列的石階步道,變得不如以往平順好走,前來勘查的千里步道協會,希望用最自然的方式,讓古道成為安全的歷史隧道,遊客領會先民的生活。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猴硐有很多步道,適合作為發展步道志工的基地,長期跟生態旅遊結合,透過手作步道的方式回饋社區,對社區來說,可以帶來願意慢速深度體驗猴硐的遊客。步道、坑道、河道、鐵道、在狹長的猴硐聚落,架構人文與生態交會的空間。

不要太多的硬體建設,不要過度商業化的觀光,蔡淑惠期待社區善用現有的人文與生態資源,設計出不同形態的深度旅遊行程,讓居民與耆老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遊客才能看見真正的猴硐。

當微風輕輕拂過樹梢,山城的氣息和以往不同了。不要珍貴的在地特色,淹沒在千篇一律的觀光開發模式裡,一股由下而上,當地居民為主體的發展模式,正在醞釀,相信累積了許多故事的礦鄉,未來能有更多的故事傳唱。

集數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