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飽沒

採訪 于立平

有一群人努力了近三年的時間,只為了將一種被人快吃光的生物-「馬糞海膽」,放流大海,而有另一群人,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只為了研究出更好吃的稻米。當人的需求從「吃的飽」提昇到「吃的好」,當世界上的人口愈來愈多,耕地卻愈來愈少,而野外的資源又被人類自己破壞殆盡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在一句「喫飽沒」的背後,隱藏了多少生物資源消耗的問題。

當人的需求從「吃的飽」提升到「吃的好」;當世界上人口愈來愈多,耕地卻愈來愈少,而人類自己又將野外資源破壞殆盡時,一句「呷飽沒」的背後,隱藏許多生物資源消耗的問題。

為了確保穩定的糧食來源,這些取之自然的生物,便隨著文明的進步漸漸地被馴化,人們開始運用現代科技,如品種改良、水產養殖、人工畜養、基因食品各式各樣的研究應用,從早期供應糧食不虞匱乏的研究目的,到今日要有「好口感」的發展方向,不論是農業改良場、水產試驗所或是學術單位的生化基因研究室,他們集畢生的心力,只為了能夠替人們「種好米,養大魚」。 

其實早在民國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利用人工養殖來大量生產水產品,以應付龐大消費市場的作法,不過人工養殖似乎並沒有降低野外捕撈的壓力。海膽專家趙士民教授長期從事台灣海域海膽生態調查,他深刻體會近二十年來因為人類的「吃食」,馬糞海膽的轉變,從以前的豐富常見到現在的稀有罕見。

為了挽救這個族群,學術界透過現代養殖技術,成功復育二萬多隻的馬糞海膽,並且將五千多隻放流大海。然而學術界復育海膽的目的,除了想藉由大量養殖,來降低野外馬糞海膽被捕食的壓力,也因為生物界中物種相生相剋的原理,欲進階復育珊瑚,試著挽救整個生態系。

當人類開始試圖用科技與保育去解決永續問題的時候,國際間也掀起了一場「物種種原」保衛爭奪戰的熱潮。 一項解讀水稻基因的跨國計劃,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學術界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有助於解決全球糧食短缺的問題。 

為了要解決糧食的問題,「作物改良」一向是各國努力的重點,以前用傳統育種的方式─同物種雜交,選取良好品種,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作物改良走向基因轉殖的時代,當土壤中的微生物,進入了玉米、大豆的體內,這些農作物就成為不受病蟲害威脅的超強基因作物,如果說傳統的作物改良是用人的力量,加速物種的演化,那麼基因改良卻是用人的力量,創造了一次自然界很可能不會發生的演化。 

然而這樣「吃」的安全嗎?生態系原本的自然循環是否會因此打破嗎?科學家多年的科學試驗、努力的成果,似乎還是很難解除民眾心中的疑慮,畢竟基因工程的發展也不過數十年的歲月,相較於自然界演化的上億年歷史,竟顯的如此微不足道,更何況生態系的奧秘,早已超乎現代科學的範疇。 

其實細數人類的開發歷史,不難發現基因工程時代的來臨,就像是一條最後不得不走的路,當野外資源被我們人類破壞殆盡之後,還剩下什麼呢? 不論是用復育的方式,保留原有物種,或是用科技的方式,創造新的物種,現在世界上每天還是有近五百種的生物在滅絕,科學家企圖扭轉頹勢,但是如果消耗沒有節制,只有「科技」,是無法讓生物系的惡性循環因而停止。

集數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