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台灣獼猴被降級引論戰

採訪/撰稿 胡慕情

6月25日,林務局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確認包括台灣獼猴外,另有七種動物如白鼻心、山羌、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及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由保育野生動物的「應予保育等級」,降至一般野生動物。這八種動物的等級調降,台灣獼猴引發的爭議最大。這是由於此次會議前,曾多次傳出獼猴造成農損的事件。動保團體質疑林務局以獼猴數量超過30萬隻為由,將台灣獼猴除名,恐怕導致未來獼猴造成農損時,農民可直接捕捉、宰殺不需通報的狀況發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全台獼猴數量說法不一,林務局從2000年至今都無更新、全面性的獼猴數量調查,加上獼猴族群狀況,在不同區域有極大差異,認為林務局以總量超過30萬隻作為調降依據,不夠謹慎,應重新考慮。

台灣獼猴吱吱黨創立者兼發言人林美吟認為,林務局所謂30萬隻的推估值,奠基於距今18年前的文獻,是以「森林面積」除以「獼猴密度」計算得出闊葉林、混淆林與針葉林型等三種林型的猴群數量,得出全台獼猴共有10,404群,接著再根據從前的調查研究,取一群猴群有25隻猴子為平均值,推論得出全台約有26萬至30萬隻台灣獼猴。
 

然而我們取得目前台灣五地較詳盡的調查資料,獼猴調查數量加總不過大約15000隻。--林美吟(吱吱黨發言人)


因此動保人士無法接受「獼猴數量穩定成長因而需要除名」的說法。對此林務局保育組長夏榮生回應,林務局本來就會定期針對保育名單進行檢討與調整,調整的評估因子,除了外界在意的物種族群量外,還包括物種野生族群分布、族群趨勢、分類地位、面臨威脅(棲地面積消失速率、被獵捕及利用的壓力)等相關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評估出來,獼猴或山羌都低於15分,不在列入保育的標準等級內。事實上,過去獼猴等級也從珍貴稀有類調降為應予保護,依據標準也相同。這次調整絕非因為農損衝突之故。         --夏榮生(林務局保育組長)   


林務局的評估準則,合不合理?曾參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靈長類審定會議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吳海音表示,IUCN會先收集資訊,再召集各國學者共同開會。會中學者會提供GIS圖層、資料文獻等內容,接著再邀集物種專家,確認現有資料、資訊是否最新,以便對物種整體分布範圍有更確實,詳細的族群資料分布掌握,進一步確認有沒有現有族群數量估算、受威脅程度,乃至於20年內會增加多少比例,再去訂定保育名單。一般而言,多數國家對於保育動物的評估,也會參照這套標準。

 

但IUCN的做法,著重的是全球性的尺度,那樣的標準還會考量物種的廣泛分布等因子,因此在各個國家實際施行時,會有相對應的調整。  --吳海音(東華大學副教授)       

 

吳海音認為,林務局的評估標準,其實有抓到IUCN的精神,「但確實台灣對於動物的研究,有些做多,有些做少,全面研究的性質不多」,也導致這次獼猴調降,所倚賴的專家評估是否夠科學、準確的質疑。

「我們當然可以質疑,保育等級如果是在宣布族群狀態,那麼計較的就不應在於數量多或少。」吳海音說明,今天就算學者用某種被質疑不夠準確的標準去計算數量,但如果用同一標準持續監測,發現數量增加,這亦可代表族群的成長趨勢,「畢竟台灣的地理尺度與限制(中央山脈仍有許多未能精細調查之處),不可能掌握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數字。因此數字的意義在於相對性,而非絕對性。」
 

資料來源:林務局    

針對數量進行辯論交鋒,重點在於近來人猴衝突越見頻繁,動保團體擔心調降後,獼猴可能因為農損問題而遭到不當獵捕。對此夏榮生回應,依照野保法第21條規定,無論保育類野生動物或一般野生動物,只要野生動物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農人皆可進行處置。「當然,保育類會有一點差別,就是要在緊急情況下,且處置後需要通報。」但她認為,目前保育觀念已經提升,農人討厭獼猴並非討厭動物本身,而是在意農損,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滋擾動物,且按正常流程,都會通報地方政府來進行處理。

  製表:我們的島

夏榮生坦言,因為人力物力關係,過去地方政府或中央主管機關,確實沒辦法很明確稽查並掌握農人是否有明確通報,無法排除有農人私下處置動物的情況。這突顯過往地方政府保育野生動物的方式,存有讓人無法信服的狀態。「儘管如此,調降了不代表林務局不管理,」夏榮生強調,一般野生動物無故被滋擾,一旦被檢舉,還是要處六至三十萬的罰鍰

夏榮生表示,對農人來說,當農損發生,可能不會管是不是保育動物,就是想要把猴子處理掉,「這也顯示,不想辦法兼顧農人利益,動物永遠會受害。」針對獼猴造成的農損問題,林務局近年已補助農民申請電圍網來進行防治,農民申請件數不斷增加,收成也從遭侵害的兩成,提升到九成之多。「而這項補助,不因獼猴的等級調降而有減損,甚至補助面積也從過去的1公頃放寬到0.2公頃,補助種植作物品項也從果樹拓展到葉菜類,甚至連資材也進行補助。」就是希望能降低人猴衝突。

吳海音認為,針對現在的衝突,大家可以嘗試思考,保育等級的宣布,在於讓大眾反省自己對這類動物等級的責任。近年國外的保育做法上,其實開始從純粹的物種保護、棲地保護,轉化到再野化的概念,她表示「像是里山的模式,開始去摸索,人如何與一些會危害、會討厭或害怕的動物共存。」

吳海音強調,人與動物間的衝突,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法。獼猴的爭議,突顯社會必須「重新了解猴子的狀況」,這也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的訴求相呼應。

陳玉敏指出,從許多調查報告可見,人猴衝突未必是因為獼猴數量過多,而是不當或非法土地開發與作物種植。政府應積極面對非法林地使用問題,不應縱容非法使用土地的農民,以致遲遲無法建置通報系統,掌握猴群生態、農損程度與處理級別。

夏榮生說明,林務局前年起已在監測棲地裝設自動相機,希望搭配學者研究、巡山員定期回報,更明確掌握獼猴族群量。「一旦發現族群量有突然下降的情況,會機動調整。」而針對山羌、白鼻心這些過往被當成山產而有獵捕壓力的野生動物,也會加強稽查,一旦發現有商業獵捕情事發生,也會進行保育等級的調整獼猴。

台灣獼猴降級風波,也是我們重新檢視人猴之間的機會,從過去的野放到結紮,架設電網,看似做盡一切努力,但都是從人類利益出發,降級真能解決人猴衝突嗎?在眾家論戰聲中,能否看見人猴更好的未來?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