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瓶保衛戰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2015年9月4日,台北市土地開發總隊動工拆除南港瓶蓋工廠建物。「我們覺得市政府沒辦法信任了,才進來做肉身擋拆。」質疑老樹與歷史建物在拆除過程中損毀,瓶蓋保衛隊召集人林怡君與志工,站上瓦礫堆,阻止拆除工程,他們舉起「全區保留」的海報,想保護台北南港僅存的工業遺跡…

台鐵、高鐵、捷運,三鐵共構的交通網絡,改寫了南港的命運。位在台北市東陲,市府在南港推展「東區門戶計畫」,漂亮的願景,嶄新潔白的大廈,發展得又快又急,匆忙間,歷史想要說說話。

曾經,南港的天空,被工廠煙囪排放的煙染黑,人們叫這裡「黑鄉」。現在,一連串土地重劃,工廠消失了,黑鄉的痕跡,隱身在三百多棵老樹綠蔭裡。檜木結構的廠房屋頂,爬滿青苔的防空洞,挑高完整的連續空間,訴說這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工廠,當時叫做國產軟木株式會社。光復後,由台灣省專賣局接收,稱作木栓工廠,後來改稱南港瓶蓋工廠,是全台最大的瓶蓋生產基地。

2004年,生產線轉往林口,產權移轉國產署,時間從此停駐,幽靜中,只有老樹陪伴廠房。直到2010年,台北市都更處將這裡規劃為台北都市前進再生基地URS13,讓創意在方正通透的空間裡,隨處滋長,與此同時,南港也在改頭換面。瓶蓋工廠就位在南港車站前的黃金地段,2012年通過的都市計畫中劃為商業區,預計2013年底拆除,於是掀起一場兩年多的漫長保衛戰。

2013年8月,文史團體向台北市文化局提出古蹟審查申請,希望將廠區內的建築,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物,10月,審查委員前往現勘。瓶蓋工廠總共有十六棟建築,崗哨、防空洞與其中六棟通過文資審查,列為歷史建物,但文史團體期待能全區保留。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身為候選人的柯文哲,也曾在爭取全區保留的連署書上,親筆簽名

然而在2015年9月4日,台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進駐,動工拆除非歷史建物。文史團體質疑市長食言,加上拆除過程傷及老樹與歷史建物。9月18日上午9點,抗議人士站上瓦礫堆,用肉身擋怪手。

面積2.2公頃的廠區,在計畫圖中,被一條十米道路劃分為二,但這條計畫道路上有歷史建物,距離不遠就是既有的興華路。

拆除工程停擺,抗議行動持續,9月20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到南港圖書館巡察,志工現場陳情,希望市長能實際走進瓶蓋工廠。半個小時後,市長來了,視察拆除情形,聆聽土開總隊的報告,瓶蓋工廠的命運,出現轉機。台北市長柯文哲決議「第一,先停工。第二,有爭議回市府討論。」

兩天後,市府團隊與文史團體、專家學者、地主進行會商。最後決議由楊重信教授與地政局成立專案小組,與八十多位地主溝通,並在兩週內提出建議方案,能否留住這份城市記憶,進入倒數計時。

南瓶保衛戰,是文化保存的戰役,也是人民對政府信任的考驗。人,珍惜回憶,生活才溫暖踏實,城市,也是。

集數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