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發現寶藏巖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慶鍾

熱鬧的公館商圈,街上盡是嘈雜的人群。一轉進汀州路230巷,卻彷彿進入另一個靜默的天地,破落的房舍隱身在繁華的背後……

李俊興,一個待業的青年畫家,六年來寄居在寶藏巖這個台北最後的違建聚落。這裡自成一格的景緻,是他心目中最美的藝術品。「之前臨水區的房子還沒有拆, 比現在看起來更是完美的整體,一種自然而然不小心弄出的真正的藝術品。」

新店溪水流過觀音山丘陵,訴說著寶藏巖的來歷。它原本是一座廟宇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目前在寶藏巖最資深的住民,是從三歲開始就寄宿在寺廟裡的徐媽媽。

寶藏巖最早的民宅是從寺廟旁開始,光復之後寶藏巖被國防部接管,成為軍事重地。在層層嚴密的管制之下,許多大陸來台的阿兵哥逐步突破禁建的防線,沿著山坡搭建一個棲身之所。

陸伯伯在寶藏巖住了四十年,回到自己的老家,雖然房舍已經拆除,但山坡上每一塊石頭都喚起了他的回憶,「這山坡是鬆土,一蓋就垮。我們就沿著山坡埋石頭,自己從河裡把石頭挑上來,河裡的石頭都被我們挑光了,天天挑,蓋了好幾年啊。」

民國六十年代國防部警衛營撤離,福和橋也興建完成,去除了軍事管制的壓力,一間又一間的磚瓦房在山丘上蔓延。寶藏巖最繁盛的時期,曾經有兩百多戶 、四百多位居民,形成了現在聚落的樣貌。閩南語、四川話、山東腔,不同的腔調在這裡交錯,不同的族群在這都市的角落扎下自己的根。

九十年代,新一波的移民來到寶藏巖。就像是都市邊緣生長出的特異花朵,一種莫名的魅力吸引著他們。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與台北101並列為台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對照景點,吸引許多外國背包客來此探訪,而近年來台北市文化局也舉辦了一系列藝術家駐村的活動,希望能活化社區文化,也讓更多台北人認識這裡。

寶藏巖,或許就像一幅幅的抽象畫,它沒有合理的結構,卻在歷史不經意的安排下,成為耐人尋思的風景。

地點
集數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