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這條路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剪輯 張光宗

每次走進自然,心情就會開闊起來,步道扮演著人與自然的橋梁,如果一條不適當的路,很可能就會讓山林開腸破肚。為了留住自然的美好,有一群人想用雙手,開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另一條路…

當你走入山林,是否有注意過,你是走在什麼樣的道路上?

水泥階梯步道,是常見的步道施做方式。
採取高架的方式架設步道,留給底下生物棲息空間。


很多人喜歡親近自然,卻又不想把鞋子弄髒,矛盾的心態,演變成自然環境要來遷就人類,於是郊山就出現了許多硬鋪面的步道。位在台北市景美區的仙跡岩登山步道,也是其中之一,距離捷運站不到十分鐘的路程,由於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潮。

登山途中,我們看到了不同材質的步道,有花崗石階、水泥鋪面,還有早期鋪設的木棧道,雖然大多數民眾認同木棧道跟自然環境比較貼近,但是在遊客頻繁使用加上環境潮濕的情況下,木頭材質很快就會長出青苔,甚至腐朽不堪。

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從民國99年起,陸續投入上千萬的預算,進行仙跡岩風景區步道改善計畫,包含興建一處桐花林賞景平台,吸引更多人上山,卻遭到民眾質疑,為了蓋平台不但清除邊坡植物,還砍樹破壞自然生態。大地工程處回應,沒有砍樹行為,興建平台除了營造景點,主要是想把遊客限縮在所規劃的設施上,避免對自然界有過多干擾,若有破壞邊坡,會要求廠商盡快恢復植生。荒野保護協會則說,不是不能設觀景平台或涼亭,問題出在缺乏整體規劃,仙跡岩已經有類似平台,應該不需要再開闢類似的平台。

以人類休憩為出發點的思維,普遍出現在現今步道規劃上,仙跡岩事件不禁讓人思索,在人與自然之間,有沒有更溫柔的方式可以共存?另一種可能性,就在台北市大安區的福州山開始發酵。  這天下午,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和自然步道協會等民間團體,在福州山進行植物調查,他們要做一條很不一樣的步道。



原本福州山到中埔山這段五百公尺的步道,一下雨就泥濘難走,有人向里長反映要改鋪成水泥路面,在熱心山友鄭大哥的牽線下,公部門和民間團體、社區居民、當地里長等多次開會討論,嘗試用手作步道來找出雙贏的作法。

終於,手作步道進入實作階段,他們採用生態工作假期的方式,在網路上招募志工,透過眾人的參與,讓更多人接觸土地。

早先經過步道老師的查勘,認定積水是造成泥濘難走的主因,因此這次的施作,關鍵就在於解決水的問題。藉著福州山手作步道的案例,徐銘謙也盼望串連起政府和民間長期合作的模式,建立步道志工制度。



當年徐銘謙看到台灣登山步道硬鋪面的鋪設和民眾私闢山徑的困境,遠赴美國學習手作步道,希望降低人進入自然的衝擊。這幾年推廣手作步道下來,徐銘謙認為更重要的,在於使用者進入自然的態度,如果抱持著平地的便利性來思考山路,台灣步道的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撒上落葉之後,這條手作步道就完全融入自然裡。如果不說,你很難察覺這裡有了什麼變化,不過,在這群步道志工的心裡已經產生改變。  就在志工們的一舉一動下,手作的山林記憶就這樣進入腦海裡,每次接觸土地都加深對台灣土地的情感,手作步道所做的,不只是帶著大家走進自然裡,更是修補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開始。

集數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