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關鍵字

金沙溪人工湖的生態危機|爭議聲中暫緩引發反思

2023-11-12

金門水資源目前依賴向中國買水,但是金門縣政府擔心,一旦中國停供水源,金門將陷入缺水危機。於是選在金沙溪河口,開挖人工湖,做為蓄集水源的水庫,但是工程開發引發生態危機。

【大旱之下】越來越難喝到一口茶|氣候變遷下的茶滋味

2023-05-06

蜿蜒的產業道路,一輛小貨車載著橘色大水桶,這是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的茶農賴豐武,正要載水上山澆灌。一起前往的樟湖村長廖永樹說,「做茶四十年,沒遇過這種情形。」

生態救大旱|營造自然濕地補水、保水的永續行動

2023-04-30

大旱不雨,水庫乾旱,各地紛紛傳出災情,不僅農業損失,形成生態危害,更影響工業與民生用水。解決乾旱危機,各種開源節流方案被提出,但是如何透過自然生態方式,進行保水、補水,成為重要的救水行動。

每次只能仰賴雨水來解旱?| 水資源的收支帳 供需如何做到平衡?|feat.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大旱時代系列之七|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04-21

春雨來到,還不知道可以緩解多少旱象,但每次都只能指望老天爺嗎?如何想方設法多元取水,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是趨勢,尤其未來乾旱恐將成為常態,因此台灣的水資源管理,該如何有更全面的思考?

多元取水方案 解南臺灣的渴?聽聽主管單位怎麼說|feat.何達夫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 |大旱時代系列之六|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04-21

這幾天週三鋒面接近,中南部有望降雨,但氣象局表示可能伴隨較明顯的雨勢,但想要替中南部一次解旱仍有困難。水庫蓄水量仍不樂觀,尤其南部地區,面對比「百年大旱」更嚴峻的缺水挑戰,台灣要如何因應?

鑿井救旱象!台灣豐沛的地下水該怎麼抽、怎麼補、怎麼管理是關鍵|feat.張良正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大旱時代系列之五|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04-21

鑿井抽取地下水,做為乾旱期的備援水源,是政府抗旱的重要措施。台灣有著非常豐沛的地下水可以運用,雖然抽取地下水不必然會造成地層下陷,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無止盡地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當百年大旱成為常態?無法逃避的水難題

2023-03-24

南部旱象持續,「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的說法被打破,乾旱的頻率越來越高,台灣要如何面對水資源的難題呢?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生水

2021-04-26

「台灣不缺水,但是易缺水。一年900億噸的雨量,有80%下在五到十月之間。」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當工業用再生水技術越來越成熟,這項新興水資源,如何化身城市小水庫,在乾旱時,成為產業救命水?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農田裡的憂慮

2020-12-21

2020年11月,時序進入立冬,也是二期稻作收割的時節,但是桃竹苗的農民臉上,沒有豐收的喜悅。因為台灣今年遭逢1964年以來,第一次夏季完全沒有颱風過境的狀況。從6月到11月,全台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六成,石門、寶山等水庫的蓄水量,也來到同期最低點。根據水利署的數據,以往到了10月,石門水庫平均蓄水量約兩億噸,今年只有八到九千萬噸,不到往年平均值的一半,為了民生和工業用水需要,政府宣布桃園、...

當春雨、颱風都減少的旱時代來到|台灣水資源的挑戰 《專訪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

2020-12-18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與跟國外普林斯大學的研究團體合作,引用高解析度的全球大氣模式,推估未來海溫上升、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增加後,全世界的大氣環流、颱風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荒漠 濁水溪

2018-12-03

我們來到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這是二十年前濁水溪的景象:孩子們在溪水裡玩耍、農民撐著竹筏將竹子運送到下游、鐵黑色的溪水流過密布的水圳,滋養著彰化雲林這片台灣最重要的穀倉。 濁水溪不只是一條河,也是農民的命脈。 當時,台灣最大的引水工程-集集攔河堰還沒完工,直到2001年集集攔河堰開始運轉,將濁水溪的水源統籌分配給農業、民生與工業,從此改變了濁水溪的命運。 集集攔河堰截水二十年 濁水溪變貌...

高屏水荒荒

2015-07-06

新年一過,梅雨未來,像是年度循環一般,台灣又到了缺水時刻。隨後的降雨終於稍解旱象,但是秋颱如果不能帶來雨水,又將是下一波水荒。缺水危機,其實還沒過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