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關鍵字

為健康把關(三):食品紅綠燈

2006-01-23

食品安全是民眾重視的議題,但除了從報章媒體中被動地得知不合格食品的資訊,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辦法成為一個主動的角色,為自己的健康安全把關?

漂流之島

2006-01-02

冬天,一個不太適合出海的季節,我們卻刻意選擇這個時候前往外傘頂洲。再次拜訪外傘頂洲,除了想紀錄這片沙洲的變遷,也想親身感受東北季風的狂野,體會漁民在沙洲上真正的生活樣貌。

捍衛家園

2005-12-19

坐在膠筏上,林進郎回憶著小時候跟阿嬤到海邊的點滴,當時的海岸有各種魚蝦貝類,現在,他只能在記憶中搜尋。美麗的海岸已經消失了,雲林沿海在國家與財團強力主導下,發展鋼鐵跟石化產業,原本在這裡討生活的蚵農,掙扎在生死存亡的邊緣。

拯救台灣

2005-10-10

水是台灣的命脈,台灣的年雨量雖然高達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是雨量分布極不平均,而山高水短的土地條件,雨水一下子就流入大海,加上人口密集,每個人所分配到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名列世界第十八個缺水的國家,全球暖化又造成乾季延長,暴雨集中,水資源管理面臨更嚴苛的挑戰。

低碳時代

2005-06-13

京都議定書生效,代表「低碳時代」已經來臨,雖然大家還在爭執台灣的減量目標,政府還認為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沒有二氧化碳減量的目標,但是企業界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解京都議定書對企業經營的衝擊。二氧化碳排放量,產業占總排放量的55%,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為重要的課題,中鋼在這十幾年來的努力,值得大家借鏡。

綠牡蠣悲歌

2005-01-31

2004年年底,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老師林曉武的研究報告,新竹香山一帶的牡蠣銅含量高達1000ppm,是世界平均標準的40倍以上。這樣的數據引發民眾對綠牡蠣的擔憂,新聞報導中又開始出現對牡蠣聳動式的報導,養殖牡蠣的蚵農一臉無奈。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新竹科學園區,園區也在第一時間出示數據表示自己排放的廢水,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各說各話的報導對真相沒有助益,我們決定深入追蹤,了解原因為何?...

水災的教訓

2004-07-12

敏督利颱風在台灣西南沿海造成重大災情,半夜的豪雨讓居民措手不及,嘉義縣東石鄉淹水及腰,冰箱、洗衣機、桌椅全都泡水,民眾損失慘重;雲林縣口湖鄉的對外排水溝渠因為堤防潰堤而導致農業及養殖業損失嚴重。

工業遺毒:台鹼安順廠留下的戴奧辛

2004-03-22

清晨的陽光在水面上撒滿溫暖的霞光,這恍若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卻乘滿了當地居民的哀愁,早期這裡有一段工業發展的輝煌時代,而今繁華落盡,工業發展的遺毒才慢慢浮現。

尋找小丑魚

2003-10-20

一部電影,掀起一股小丑魚流行風,從海裡到水族市場,大家都在尋找小丑魚,討喜的小丑魚,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焦點,「可愛」竟然招惹來可憐的命運,其實不只小丑魚,從色彩繽紛的熱帶魚到稀奇古怪的蝦蟹類,有愈來愈多的海洋生物開始往陸地上移民….

黑琵之家|研究黑面琵鷺中毒事件

2003-04-14

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四波肉毒桿菌桿菌中毒事件,造成73隻黑面琵鷺的死亡。第三波中毒事件發生後,祈偉廉醫師投入緊急應變中心的工作,推論毒源可能來自死亡的文蛤。魚類對肉毒桿菌毒素的耐受性高,吃了含有毒素的文蛤後並不會死亡,但是黑面琵鷺吃了這些魚就會中毒。

焚化之爭

2002-11-25

10月18日,雲林焚化爐動工,千名警力進駐焚化爐預定地,反對群眾與警察爆發激烈衝突,過程中許多人受傷...。沒有人願意看到流血衝突,也沒有人喜歡家旁邊建一座焚化爐,但是垃圾問題終究是要解決,而政府選擇用焚化爐。

焚化之島

2002-11-18

台灣需要32座焚化爐嗎?對於環保署現在的焚化爐政策,環保團體提出強烈的批評,115個環保團體召開「拒絕讓錯誤的焚化爐政策繼續毒害下一代」的記者會,連署要求刪除環保署92年度37億元的焚化爐預算。 質疑焚化爐興建的聲音,從地方延燒到國會殿堂,環保署一縣市一焚化爐的政策也受到質疑。現在營運中的19座焚化爐,容量21,000噸,扣掉歲修等因素,平均每天可以處理17,850噸的垃圾,焚化爐處理率達9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