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計畫」關鍵字
山滑地動柴山危機|都市周邊山林的保育課題
高雄市區內最大的綠地-柴山,一向是登山客的最愛,也是遊客欣賞夕陽的最佳去處,可是柴山的環境現況,卻很少受到社會關注。上個月十號,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公告讓售柴山土地,引起各界討論,柴山地層問題與土地爭議。在八八水災剛屆滿一個月的此時此刻,讓我們一同透過柴山來檢視,都市周邊山林的保育課題。
【辛樂克颱風】來自大地的警示|水漫廬山、山行大不易、斷橋危機|災區現場的省思
辛樂克颱風帶來了豪雨,讓台灣島上脆弱的地質環境,再度面臨考驗,許多地區都發生土石流的災情,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是因為國土規畫不當,每次颱風過後,就會讓累積幾十年的老問題,一一的被顯現出來,這次我們的島節目,將從道路、橋樑、行水區利用和集水區保護四個面向,深入探討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水 農村 我的家|竹東將徵收的農耕生活
推廣休閒農業一定要興建硬體嗎?而業者是不是,又非得需要政府的補助呢?答案,其實不然。在新竹縣二重埔地區,有一群農民,為了反抗縣政府執行都市計畫、徵收他們的土地,決定要把大家的農田組織起來,全面推動休閒農業,因為對他們來說,透過休閒農業,才能讓他們持續百年的農村生活,完整地保留下來。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三》竹科不是好鄰居:竹東二重埔徵收
整齊乾淨的街道、方正現代化的廠房,這是台灣的光環-新竹科學園區。幽靜古樸的夥房、水源充沛的稻作農田,這是新竹的驕傲-二重百年聚落。當一群拿著鋤頭的農民,遇到以科技至上、發展為先的國家政策時,他們的農田,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願景‧台北 許我天母森林公園
「我們永遠記得,黃大洲擔任市長時,留給台北市民一座大安森林公園」這句恭維的話,最常掛在許多天母居民嘴邊。面對天母運動公園即將變成台北體院的校地,天母人站出來捍衛自己的環境權,並為這塊土地許下新願景--一座屬於全體台北市民以及世代子孫的「森林公園」。
陽明山不能承受之重|保護區變住宅區的隱憂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區域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以在開發的浪潮中獲得保護。然而,在民國六十八年,台北市政府通過將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的都市計畫,卻成為陽明山最沉重的負荷..
公園革命|留給野生動物棲息空間
說到「公園」這兩個字,浮現在你腦海的是哪些畫面?一百年前,當「公園」這個名詞,在台灣的都市計畫裡出現後,都市公園就一直是以大樹、草皮、鋪面、遊戲設施等大同小異的樣貌出現。一百年後,當棲地復育的風潮吹到水泥城市,在台灣南部有一群人正悄悄進行著公園的寧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