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關鍵字

快樂中秋燈船行

2006-10-30

台灣一年幾百場的文化活動總是著重在觀光效益,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說「我們是為布袋人而辦的」,回到以在地居民為主體,也讓出外打拚的布袋人,記得每年返鄉過中秋,參與布袋的盛事。這是布袋嘴文化協會第一次籌辦燈船活動,「今年不辦,以後更不可能辦」布袋嘴文化協會的蔡青芠道出了年輕人傳承地方文化的使命感。

澎湖願景‧一二三事

2006-10-23

九月,一個遊客離去,季風來臨的時刻。此時的澎湖,告別夏日的喧囂,慢慢回歸它的自然本色,也許少掉一些觀光的心情,穿梭在離島之間,更能感受這些漂浪在藍海的島嶼,究竟浮沈著什麼心情?

風華再現三角湧

2006-10-16

環境的保護,除了自然環境外,人文環境也是需要關注的面向。三峽老街經歷三級古蹟指定、古蹟解除,保存過程中面臨居民強烈抗爭,到最後能夠透過靈活的思維,由政府補助經費,維持私產權的歷史聚落保存方式,留下三峽老街。這過程與投入的心血,是台灣文化環境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藝術在我家

2006-09-25

在刻板印象中,藝術總是難懂又遙遠,藝廊、表演廳這種高檔的地方,和普羅大眾的生活缺少交集,在拍攝嘉義大林三角里拍攝諸羅樹蛙的專題時,遇到藝術家盧銘世,嘉義縣文化局推出「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一、二十位到嘉義縣各個鄉鎮居住,把藝術帶進社區。

森林中的紅寶

2006-07-24

清晨,南投魚池鄉從一片雲霧裊裊中醒來。高高的檳榔樹瀰漫著未散的霧氣,而晨光中的茶園,閃耀金色光芒,彷彿在訴說,魚池紅茶輝煌的過去。

找尋五溝水的春天 |百年客家聚落水圳

2006-05-01

五溝水,一條因歷史與生態而富有的水圳,卻在人為漠視與破壞下,日漸消失,讓一個能夠開創水圳意象的社區,失去最珍貴的資源。

吉貝的願望

2005-12-12

一道樂園的圍牆,讓沙尾隔離在吉貝之外,分成兩個不同世界,一邊是遊客的歡樂天堂,一邊是居民的悲傷家園,長期的隔離與漠視下,吉貝居民面臨發展的困境。

東莒之夢

2005-08-29

東莒在海的一方,它是傳說中的美麗島嶼,人們歌頌充滿生態的沙灘,並以花蛤為名,行銷東莒。搭上了船,航向前方,在歷史過往之後,藍海的盡頭,東莒是否依然有夢?

咱的淡水河|找回過去河流的樣貌

2005-05-09

清朝年間,淡水河上船影點點,隨著都市發展、產業轉型,淡水河交通、農業的功能逐漸淡去,她的面貌一再的改變,一輩子在河中討生活的阿伯,從捕魚變成抓紅蟲,回憶小時候河川的面貌,只能不勝唏噓。

八煙水圳事件

2005-01-17

八煙是魚路古道終點的小村落,它美的令人感動,這裡沒有冷氣、沒有網路、沒有自來水、沒有第四台,傳統的石頭老房子隨處可見,水圳蜿蜒的流過每一戶住家,住家外都有洗衣窟,婦女也會在這裡洗衣服、洗菜、洗東洗西。

打造夢想

2004-12-20

農家子弟蔡聰明選在一般理解常淹水的都市邊陲,試圖創造這個時代的當代文化,自掏腰包讓社區的民眾參與活動;而遠從瑞士來的馬丁,則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移居到汐止。這十五年來,風災水患並沒有讓他木製家具倖免於難,而七十六年搬到汐止的高燈立,網羅各地蒐尋的資料,透過網路和藝文要讓大家認識這個曾以文化立鎮的地方,他們是怎麼的思考?透過節目我們來看他們的故事。

我和我那片山林

2004-11-15

在嘉義的十甲山林可以有什麼用途?如果拿來種果樹,一年可以有個上百萬的收成,如果賣掉,市價大約四千多萬,但有人卻可以什麼也不要做,無償地提供出來,只希望打造一片南部的福山植物園。今年四十四歲的曹榮旭是土生土長的中埔深坑人,經營牧場鮮乳事業,讓他的生活不虞匱乏,也讓他開始有時間,對於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做長遠永續的思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