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樹保條例」關鍵字
台北城砍樹記|城市的樹怎麼永保安康?
想像一下,你家門前有一整排樹,這些樹陪著你長大、陪著你變老,有一天,這些樹被認定危險,全被砍除;又或者,你珍惜的老樹,因為開發壓力,只能眼看著它消失。這些對居民深具意義的樹,除了砍除,能否有別的選擇?
請樹搬家|適地適種提高移植存活率
台東大名鼎鼎的金城武樹,總是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今年麥德姆颱風所帶來的強風,把它給連根吹起,縣府用高規格來搶救大樹,要讓大樹原地重建。如果樹木有靈也會怨嘆,命運不同,遭遇怎有如天壤之別,有的地方想盡辦法要留下樹;有的地方,樹木卻得遠離家園…
當路遇見樹|大巨蛋移樹風波
深夜裡,台北市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口,並不寧靜。一場移植路樹工程,工人與愛樹人士爆發衝突。工人架起圍籬,阻擋民眾靠近,要用重機具把樹木搬移;有人爬上樹,登上怪手,推倒圍籬,企圖用肉身護樹…
搶救南崁綠光影|審視城市發展與綠地保存價值
環伺的高樓大廈,深具壓迫感的水泥建築,已經讓桃園蘆竹南崁的街市無法呼吸。當人們發現,還有一片老屋老樹,藏在水泥叢林之中,他們決定,要保護這片南嵌最後的綠光影…
當古蹟遇上都更|當容積獎勵的美意成為建商利益
在碧潭吊橋東岸,靠近新店捷運站的一個都更案,將要移動芒果老樹,掀起一場熱烈的護樹行動,然而這個計畫將要移動的不只老樹,還有碧潭吊橋的橋墩,2012年7月,拆橋危機浮現。當城市急著向前走,當文化景觀遇上都更,充滿共同記憶的歷史建物,是否只能默默讓步?
樹木天堂?樹木墳場?|因開發被不當移植的案例
一棵棵老樹被砍掉枝幹,剩下光禿禿的身軀,從土裡被連根挖起,離開住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的家。政府部門與開發單位說,為了保護老樹,所以要把它們移到一個被稱為「樹木銀行」的地方。樹木銀行是什麼?是樹木重生的中繼站,還是凋零枯萎的墳場?
【首起社福BOT】圍牆內的開發案|廣慈博愛院區更新無法留下老樹?
想要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台北市進行開發,是一件困難的事,於是許多開發案都思考重新,要利用閒置空間,並且引進民間資金來進行開發,位在台北市福德街的廣慈博愛院就是一例。占地6.5公頃的社福用地,未來會切割出1.6公頃的商業用地,蓋起與捷運共構的住商大樓和旅館,這樣的發展,有人期待、有人擔憂,然而大多數的台北市民,還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BOT案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