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關鍵字

【穿梭島嶼20年 討山篇】梨山歲月

2018-12-24

台灣,是個多山的島嶼。為了在山上討生活,蘋果、水梨上山,茶樹、高麗菜也跟著攻城掠地。為了在山上拚觀光,一家家溫泉旅館興建,與水爭地。為了拚水源,政府開發淺山,淹沒八色鳥棲地。人與山相爭半世紀,誰輸誰贏?該如何和解?讓我們搭乘時光機,看見山林的美麗與哀愁。

梨山願

2013-11-04

一條充滿故事的山路,一座糾結人與土地關係的山城,繁華、沒落,期待再起,梨山與中橫,在大自然的挑戰下,將走出什麼樣的未來?五千多人落腳的大梨山,在農業、觀光與生態之間拉扯,環境承載的極限在哪裡?

梨農怨

2013-09-23

8月30日,林務局強制執行收回國有林地,南投縣仁愛鄉榮興村的農民與執法人員激烈衝突。為什麼農民以命相搏?當年響應農業上山政策的農民,從經濟奇蹟到環境公敵,半個世紀之後,他們該往何處去?

梨山‧天冷

2007-04-13

從民國九十年的桃芝颱風,到民國九十三年的敏督利颱風,每當發生水災或土石流,政府與社會輿論往往把矛頭指向高山農業。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國土復育」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林班地「租地造林」的農民。今年一月,上千名墾農集結台北抗議林務局的造林政策。墾農的要求合理嗎?他們是水土保持的破壞者,還是無辜的代罪羔羊?

上山下山難

2005-09-19

當國土復育成為環境生態的救急藥方,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卻在偏遠山區面臨巨大的阻力,在新法未立、舊法懈怠下,山林生態的民宿違建與農地濫墾更加惡化,居山的民眾在天災年年來襲,面對上山家園殘破、道路難行,下山遷村無望、生活不易的情形下,徬徨的不知未來……

森林百年

2003-01-20

1903年,日本人河合博士,同樣循著這條路前進,發現了深藏阿里山中,滿山遍野的千年檜木原始林。優良的木材,吸引日本人的注意,開始進行伐木開採,也開啟台灣森林百年來的興衰歷史。 一百年前,從阿里山林場的砍伐開始,台灣的森林,不再只是原住民居住、野獸出沒、平地人聞之色變的荒野地方。在不同時代的發展下,台灣森林百年來也呈現著不同面貌。 台灣的森林占陸地面積的六成,不同海拔高度,分佈著不同的林相樹種,...

梨山大火-浴火重生

2002-05-20

五月十一日,當全台灣正在祈禱梅雨季的第一到鋒面,能帶來解渴的希望,武陵地區卻發生梅雨季節罕見的森林大火,這場森林大火究竟燒出了哪些人為的痕跡呢?這一整片火燒過後的二葉松林,透露出些許訊息。

梨山大火-火場追索

2002-05-20

以前講究的是,砍伐之後要趕快達到快成長的要求,所以以前很大規模的用兩種樹,二葉松還有柳杉,可是這兩種樹到現在的觀察,是台灣造林失敗的樹種。當作經濟林使用有很大的問題,而現在是台灣森林大火重要的火場之一。

蘋果的哀愁

2000-04-17

誰可以買賣天空、販售大地?大梨山地區的高山農業是一道難解的國土規劃問題。政府於民國58年頒布德基水庫治理方案,明定土地坡度在28度以上的農地必須強制收回,時至今日,1,117公頃的超限地只收回200公頃,並數度引發執行單位與農民的對立衝突。歷史留下的傷口依舊,受傷的土地仍然只能在時間的流逝中嘆息。

斷水殘流(下)

2000-04-10

沒有水這件事,關係著松柏村的存亡。 民國六十八年水果開放進口以後,原來有十八戶的松柏村,地利日漸枯竭,水果的經濟價值愈來愈低,使得願意留在山上工作的年輕人愈來愈少,現在住在松柏村的只剩下三戶不到十個人。

斷水殘流(上)

2000-04-03

松柏村,民國四十九年中橫開通後,退輔會為了安置退除役軍官,在路的兩側從事農墾工作的第一個村莊。經過朋友引介,王金聲帶著妻子與小孩來到梨山,領了退輔會給的二甲地,開始拿起鋤頭在山坡地上種下了一株株價錢如金的蘋果樹,期待更美好的生活。

築水

2000-02-21

過去,對於水資源的管理,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壩是我們慣有的解決方式,為了合理水壩的正當性,相關單位總是宣稱可以為地方帶來好處,來消弭當地居民的反對,強化非當地居民對水壩的認同。然而,經過這數十年,當初的說法在住民的眼中,卻成為了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