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臺灣體大 運動資訊傳播學系製作
文化景觀
2017 10/02
屏東恆春,張家古厝圍繞的竹塹林,勾勒起台灣傳統民居的防衛體系。保護古厝竹塹林,形成一場文資守護運動,但是面對開發壓力,還有多數後代子孫的反對,竹塹林的留存,更顯艱辛。
2016 02/29
2015年底,高雄煉油廠正式熄燈,曾經在火炬照耀下,後勁居民走上街頭,要求環境與生存權,二十多年來,隨著反五輕抗爭,到煉油廠關廠,火炬下有另一群人的生活,也跟著改變…
2015 06/29
民國五十年代,兩岸關係緊張,國民政府以分散風險和減少城鄉差距為考量,把中央政府留在台北,台灣省政府疏遷到中部。為了顯示台灣和西方民主社會同步,國民政府派人到歐美國家考察新市鎮,回國後,規劃團隊在台中霧峰一處名叫坑口的地方,試作小面積造鎮計畫,占地大約9.8公頃,這個實驗基地就是光復新村,而省府宿舍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2013 06/10
龜山島,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宜蘭頭城這片海岸,有著遙望龜山島最美麗的景緻。建商計畫在這裡興建29層樓高的建築,基地緊鄰烏石港遺址。當過去的滄海、桑田,變成高樓矗立,烏石港的景觀、生態,將面臨什麼樣的衝擊?
2013 04/22
有文化資產的身分,就有相對的保護機制嗎?不一定!像五溝水,一個台灣南部重要的客家傳統聚落,或是位於花蓮富里的吉哈拉艾,這個阿美族農村,同樣都遇到了,硬體工程建設即將帶來的考驗…
2013 03/04
在碧潭吊橋東岸,靠近新店捷運站的一個都更案,將要移動芒果老樹,掀起一場熱烈的護樹行動,然而這個計畫將要移動的不只老樹,還有碧潭吊橋的橋墩,2012年7月,拆橋危機浮現。當城市急著向前走,當文化景觀遇上都更,充滿共同記憶的歷史建物,是否只能默默讓步?
頁面
Copyright © 2018, .
Designed by Devsa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