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行農法」關鍵字

農業生好水|農園也是迷你動物園

2023-10-08

台灣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噴灑農藥,施用化肥,造成農地土壤酸化,並且影響淺層地下水,有硝酸鹽氮超標問題。在雲林林內有一群農民,嘗試在地下水源補注區,推行友善耕作,希望農業生好水,保護環境生態。

大林農地好生態|以自然農法復育田園棲地

2022-10-31

台灣西部農地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加上圳溝水泥化,讓自然生態漸漸消失。現在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或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長腳蛛來顧田|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2018-01-15

秋冬交替,金黃色稻浪,是花東縱谷最美麗景致。其實仔細觀察,每株稻穗都蘊藏著一個精采又熱鬧的小小世界。不用農藥、不用防治資材,讓長腳蛛、橙瓢蟲回到農田,能不能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草、木、人 尋和諧

2013-04-01

如果把茶字拆開來看,它是草、人、木的組合,但是現在我們所喝的茶,大都來自把雜草清光的慣行茶園。南投縣仁愛鄉,兩位資深茶農,反倒是把雜草當成茶樹的好朋友,重建草、木、人的奧妙關係。

有機在山間|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農業轉型

2012-10-15

長期以來,山上的慣行農耕造成環境維護的難題,三年前,慈心基金會與國家公園合作,嘗試把有機理念帶上山,希望農耕方式回到最初,有機革命,正在山間悄悄發展…

護水之茶|坪林農民改種有機茶護水源

2012-05-21

好茶需要好水,在部份地區,好水仰賴好茶,一個好茶好水的友善循環,正在新北市坪林山區開展,農民改種有機茶來保護水源,翡翠樹蛙正是這場轉變的最佳見證…

地內出的黃金|復耕黃豆投入糧食自給

2012-05-14

黃豆,植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是田裡長出來的肉。不過國內黃豆和加工製品的原料,超過八成來自進口基因改造作物,因為成本考量,沒有農民想種。但是這幾年,開始有人想把黃豆種回來…

田邊一朵雲|台灣棉的故事

2011-12-05

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來自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棉花。在台灣,已經很少有人種植棉花,不過早期在中南部,曾有種植棉花的紀錄,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外來棉花價格低廉,讓台灣的棉花農業,很快地走入歷史。現在,有人開始在雲林虎尾,種植有機棉花,想要藉著棉花,重新連結當地記憶,替產業和社區,注入新活力…

阿斌的有機夢

2009-08-31

在菱角田裡,水雉踩著優雅的步伐,在菱葉上穿梭。黑翹的尾巴,看起來很像菱角,因此農民又叫他們菱角鳥。過去,水雉是台灣平原常見的留鳥,隨著經濟開發,水田和埤塘變少了,讓水雉的生活空間受限,數量也跟著下降。真理大學的莊孟憲老師,找來慈心基金會合作,希望透過產業合作的方式,保存菱角田,自然也能護佑依賴菱角田生活的生物,年輕農夫阿斌認同他們的理念,加入了保育行列,究竟阿斌會怎麼做?

石磊媽媽的有機心願

2009-07-27

又到了豐收的季節,但是對新竹石磊部落的社區媽媽來說,卻是頭痛的時刻。因為她們種的菜,賣不出去,放在田裡腐敗,她們心都碎了,家庭寄託的生計,也在遠山之後,無盡哀傷...

寂靜榖災

2009-06-22

五月底、六月初是第一期稻作收割的時節,黃色與綠色交錯的稻海,譜成花東縱谷初夏的景色。然而,這彷彿油畫般的美景,卻是一場寂靜的災難。一粒粒青黃色的稻穗,竟然都是沒有米的空殼。農民忍不住問,這是老天爺開的玩笑嗎?

玫瑰戰爭

2008-07-21

這片種滿有機食用玫瑰,屬於南投縣政府的特定農業區,但在承租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悄悄在九十五年十一月,由縣政府私下允諾承租給某一家瓶裝水公司。縣府要求承租農限期在五月底之前清除地上物,把土地「歸還」給政府,農民這才發現,原來政府收回的農地,即將要在今年內完成地目變更,讓瓶裝水公司可以順利在此設廠。一時之間,特定農業區該不該變更地目?蓋工廠還是務農好?馬上成為農民與政府對立的焦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