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關鍵字

【島在現場】櫻花鉤吻鮭首次搭飛機|2025.09.04

2025-09-05

​昨天上午有場很不一樣的專機任務。 九月四日上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首次和民間航空公司合作,將240尾體長16公分的櫻花鉤吻鮭運送到司界蘭溪上游,進行放流。 2025年櫻花鉤吻鮭放流地圖。 圖片來源/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雪霸處表示以往放流都仰賴人力步行背負六小時,透過專機可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而為了確保這次任務順利,經過一年實地調查和兩次空中勘查,確認溪流棲息地和航行路線的安全,...

鹿與森林|墾丁梅花鹿復育的下半場

2025-03-09

台灣南端恆春鎮社頂附近,有一處高位珊瑚礁保留區,這裡原是一片孕育豐富生命的森林。但數十年前,墾丁國家公園開始梅花鹿復育計畫,到2024年已有3600隻的族群規模,並持續成長。然而隨著鹿群壯大,這裡的森林開始產生變化......

影像提供/冼宜樂

澎湖海草復育:給海洋生物一個家

2024-09-28

海草床不僅是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更是澎湖人天然的海鮮牧場,然而,隨著人類活動增加,澎湖的海草床,正面臨著空前威脅......

消失三百年|珍稀鹵蕨如何重回淡水河?

2023-06-11

看起來有點像砂紙,這是稀有植物鹵蕨的孢子囊群,生長繁茂的身影在淡水河畔沐浴著陽光,這樣的景象曾經消失三百年。眼前的鹵蕨,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呢?

微棲地補破網|為受傷土地縫合傷痕

2022-07-18

綠野山坡的開墾、埤塘生態的消失、鹽田濕地的破壞,台灣許多國土面臨開發,危害生物棲地。不同的環保團體,在開發土地上推動微棲地修復,進行生態補破網的工作,希望能減少傷害,創造新生機。

生態有影|點點微光的螢火蟲|短片系列|公視 我們的島

2022-05-27

春天,黑夜裡的點點微光,是許多人爭相觀賞的對象。

台北赤蛙尋家記|從瀕臨絕種到成功復育

2021-10-25

秋天微涼的夜晚裡,池塘不再像夏天那樣熱鬧,研究人員照慣例穿上青蛙裝,在水池裡來回探照,為的是要找到台北赤蛙的蹤跡。

那瑪夏的星星菜園|照亮返鄉青年的路

2021-07-19

聽說很久以前,高雄市的那瑪夏區,是個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地方。因為硬體開發與農業開墾,那瑪夏的螢況早已不如從前,不過,近年農民發現,如果不用農藥、減少翻耕,農業也能與螢火蟲共榮共存。

金門螢光|芋頭田裡的光

2020-08-03

黑夜中的點點綠光,為金門的夏日夜晚,帶來驚喜,也是螢火蟲繁衍新生命的重要信號。為了讓螢火蟲的光芒,重新點亮金門的夜空,一段藉由友善農法,推動棲地保育的故事,正在這片曾經的戰地上,悄悄綻放。  

【穿梭島嶼20年 山林篇】丹大之傷 | 山林還能復育嗎?

2018-12-17

二十年,能讓嬰兒長成青年,青年走向中年,也能讓中年人步入老年。二十年,對大樹來說很短暫,對台灣的山林來說,卻經歷了許多變化。 二十年來,我們的島持續紀錄山林的重大變遷,有些地方,森林得到保護,有些地方,森林變成菜地,遭受嚴重污染,一直無法恢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二十年來,發生在山林中的那些事…

蝶舞茂林|紫斑蝶的生態與保育

2016-02-22

有人說,跟著蒼蠅,只能找到腐爛,跟著蝴蝶,能找到花朵。流影幻光,在高雄茂林,跟著紫斑蝶,能看見更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