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廢水」關鍵字
守護關渡平原|選擇開發 還是守護台北最後農業平原?
關渡平原面積約700多公頃,有著廣大農地與濕地,是台北市最後的農業平原。長期以來,一直有加速開發的聲音,希望農地變建地,創造經濟利益。一群農民與環保人士,守護這片土地,希望關渡平原永保農業與生態。
廢水變肥水|畜牧糞尿水資源再利用
全台灣有550萬頭豬、14萬頭牛,這些動物的排泄物,如果沒妥善處理,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大災難。以屏東這個畜牧大縣為例,人口不到90萬,可是豬牛加起來,超過127萬。為了解決畜牧業造成的污染,屏東新埤的社區團隊,不再坐以待斃,他們站出來與政府合作,創造廢水新價值。
翻滾海藻|東北角的海底繁盛花園
潮浪拍打著海岸,潮來潮往間,孕育著一種豐沛的生命力。在冬天與春天,它蔓延如綠色地毯,覆蓋整片礁石;到了夏天,它潛藏在海面下,伸展著葉片隨潮水擺盪搖曳。它是海洋生物的庇護所,也是海洋贈與人類最初的食物。當絕大部分的人,漸漸遺忘海藻的滋味,有人堅持與它一同翻滾,滾出海藻新價值!
與工業區做鄰居|東海大學的公民行動
「1980年之後出生的小孩,沒有呼吸過一口乾淨的空氣」,聽到學者說出這句話,感到相當震撼,因為「呼吸」是我們每分每秒、時時刻刻,都要做的事,目前在台灣,氣喘兒的比例卻是一直升高,得到肺腺癌的人數也不斷增加,於是各地受到臭氣所苦的居民,憤而走上街頭,像台中東海大學的師生,忍受異味空氣至少七年以上,大學生為了爭「呼吸權」,透過公聽會和政府對話,但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他們只好舉辦連署活動、甚至走上街頭抗議,為了瞭解真相,我們開始紀錄這場公民行動。
啟動 守望環境天線|看見環境議題大小事
我們每天看到了這些環境新聞,或許只有短短幾分鐘,也或許看過就忘記了,很少人認真去思考,這些事件帶來的影響,而我們又能投注什麼行動?為了讓更多人關心環境議題,荒野新竹分會舉辦守望環境培力營,帶領大家走訪事件現場,和當地居民交流,希望啟動更多人的環境守護天線,加入護衛環境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