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關鍵字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三:新農業的實驗場

2024-11-30

在千葉市的大木戶農場,農民正開著翻土機在光電板下工作,管理人萩原領向我們介紹農場的各種作物...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二:尋找農業的出路

2024-11-30

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農電共生必須有哪些前提?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一:光電板下的危機

2024-11-30

開發山坡、與農爭地,日本和台灣一樣,在發展光電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爭議。日本農村有一群人致力扭轉這樣的狀況,他們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希望讓光電成為農村振興的契機。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農電共生必須有哪些前提?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

丹娜絲後續》從風工程角度來解讀水面光電板受損原因|ft.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佳仁|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2025-08-19

丹娜絲颱風過後多日,帶來的強風教訓,到今日仍餘波盪漾。其中光電板和屋頂,到底能不能承受強風威脅?還需要哪些配套?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各地的耐風設計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次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是否有超過耐風設計規範的設計風速呢?而目前國內關於太陽光電設施的耐風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涵蓋全部的光電設計形式? 這次受到風災損壞最為嚴重的光電設施,主要是水面型光電(...

丹娜絲後續》強風下的光電板-現在的光電板設計有辦法抗風嗎?|ft.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姚大鈞|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2025-08-08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強風導致多個光電案場受損,不管是地面型、屋頂型都都有傳出受損情形,其中又以水面型光電場受損最為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跟材料或是結構有關嗎? 這次強風對光電板造成的考驗,正突顯出我們光電政策欠缺相關設計規範,未來光電場又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設計,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4年初就曾提出警訊,要重視強風對太陽光電設施的威脅,...

丹娜絲颱風》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

2025-08-02

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大學裡的公民電廠|東華師生的光電實戰行動

2025-05-04

台灣很多大學都有光電系,但學生在校園往往缺乏實作場域。花蓮東華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的屋頂,這座光電場有點不一樣,從申請、施工到維護,全由師生包辦。推動公民電廠,學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農加電 有解嗎?|農民、業者、政府如何看農電共生

2025-03-23

近年農地、魚塭大面積變更為光電案場,引發的環境衝突與社會抗爭不斷,相較於農地完全變更,農電共生走的是另一種途徑。目前政府只允許禽畜舍溫室等屋頂型光電,地面型和簡易的網室不在允許範圍,是否要進一步開放,農民、政府部門、業者、各有不同看法。

【島在現場】農業部提出農業用地變更光電生態指引草案|2025.02.19

2025-02-19

農業部近期提出「審查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涉及生態檢視指引」草案,提供光電業者在選址時,能夠自行進行初步生態評估,並且在開發、營運過程中,融入生態保育觀念。

城市光電找屋頂|私有建築能否突破發展困境?

2025-02-15

「屋頂光電應該是標配,我們未來的建築,應該也要有自己發電的能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資深研究員陳詩婷說。發展有潛力,城市屋頂光電裝設的比例卻不高,到底卡在哪裡?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五:福島青年的未來圖像

2024-11-30

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近郊,位於丘陵與溪谷之間的這片土地,一排排光電板下,有剛種下的豆苗,也有著近藤惠從絕望中站起來的歷程...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四:營農型光電面對的課題

2024-11-30

在山梨縣的一處農地,光電板下只種了兩棵柿子樹,其他都長滿雜草。農地的主人說,這塊田地都是石頭,很難種植作物,所以兒子決定來架設光電,一個月售電收入約有20萬日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