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關鍵字

冬日之春|小金門離島風情

2013-01-21

小金門,離廈門的最近距離,只有六千公尺,是「前線中的前線」。這座島嶼,物資缺乏、交通不便,在單打雙不打的那個年代,也被稱為「離島中的離島」。總之,住在這裡的人,一切,都得靠自己!

樂生願:山坡蓋機廠興建背後的挑戰與反思

2013-01-14

長年支持樂生保留的聲援者,提著一袋又一袋的泥土,走向捷運機廠上方的空橋。像精衛填海寓言中的小小飛燕,明知希望微薄,仍然想努力填平新莊捷運機廠。2007年,樂生保留聲援者曾經高喊「捷運機廠和樂生可以共存」,為什麼現在,他們要填平機廠?樂生爭議,長達九年,究竟,如何落幕?

北纜的條件

2013-01-07

2012年12月21日,北投纜車有條件通過環評,附加條件,能否確保一條,安心北纜?

搖擺北纜

2012-10-08

溫泉、古蹟、綠色圖書館,北投從早期的風化區蛻變為風華小鎮,台北市府希望推動纜車讓觀光榮景躍升。「經過地熱谷的纜車,非常浪漫,但是當鏽蝕發生的時候,這根本就是驚悚劇!」台北市八投里仁協會理事長戴秀芬擔憂的說。在居民眼裡,北纜恐怕不會為北投加分。北纜沿線地質特殊,一個沒有穩固基礎的纜車,會是北投的希望嗎?

從自然到保護區

2012-09-24

緣起 自然,是什麼? 是小鳥高歌的地方,是毛毛蟲睡覺的眠床,是很多小花小草和大樹的家。 是森林、是溼地、是稻田、是海洋,是文人雅士筆下的文章、眼裡的畫! 是矮房、是大廈,是健行步道,還是一再變成遊樂區讓人開發? 如果政府畫出一條線,是不是真的可以保護它?

大故宮的挑戰

2012-09-10

預計將以300億資金擴建展場的大故宮計畫,挑起退休員工與學者的質疑,擔憂它將改變的不只有故宮,週邊環境也將起變化,究竟故宮的擴張,只是院內事,還是將連帶影響,台北外雙溪的未來?

【福島核災】再見 無核之夏|日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核電

2012-09-03

週五的東京夜晚。是人們好不容易可以放鬆狂歡的小週末。但今晚的人群沒有往新宿、池袋等鬧區聚集,反而來到了霞關町。霞關町,是日本重要行政機關所在地。愈接近首相官邸,「反對核電」、「停止重啓大飯電廠」的呼喊就愈來愈高昂。群眾的怒氣,在首相官邸對面的人行道上沸騰不已,即便橫越大馬路,依然能感受的到…

【道路建設】蘇花改的難題|武塔路段爭議突顯環評問題

2012-05-07

民國99年10月,梅姬颱風帶來豪雨,造成蘇花公路發生開通以來,最嚴重的災情。在政治人物與居民高呼「打造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氣氛下,20天後蘇花改有條件通過環評,創下重大開發案最快通過環評的記錄。 民國100年1月,蘇花改動工,政府宣示要將蘇花改做成模範工程,一年多過去,蘇花改卻遭遇阻力。武塔部落居民連署陳情,獲得27位立委支持,要求蘇花改暫時停工。一個過路村莊,為什麼擔憂害怕?蘇花改又遇上了什麼難題?

穿越斷層帶|國道4號台中環線豐潭段

2012-04-30

一條隧道,將穿過北台灣錯動量最大的斷層破碎帶。一條道路,將切過世代經營的特定農業區。這條高速公路將帶來多少利益?又將穿越多少爭議?

蘇花改,安全嗎?|蘇花公路所面臨的環境風險

2010-12-20

一個多月前,一場豪雨讓蘇花公路發生大崩塌,奪走了26條人命,也促使行政部門以極高的效率,有條件通過「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長久以來花蓮人期盼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似乎終於實現了,但是這條路的開挖,將會面臨哪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有哪些地質上的考驗,是必須克服的?

活水溯源-源鄉‧大甲溪

2010-05-25

大甲溪全長140公里,是台灣第四大河,也是大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生存的命脈。有人稱她是母親之河,然而這樣一條河絕不溫馴,自古以來她的凶險與多變,譜寫著先民墾拓的艱辛;而人對河流無止盡的擷取利用,更改寫了她的生命樣貌。本片將帶您溯大甲溪而上,呈現源鄉豐富的生態景觀,同時也探討在水壩等各種水利設施層層截水之下,大甲溪面臨的生態與搶水危機...

危險觀光

2008-06-09

峽谷,以岩為體、 因水而奇。多少人冒險犯難只為親眼目賭那瑰麗偉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