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相關文章

吃魚這門課|學習吃有刺的魚

2018-09-24

台灣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我們對周遭的魚其實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並沒有被珍惜對待。而漁民是造成海洋資源枯竭的元凶嗎?其實,改變的開端,也在我們的餐桌上。

大震之後|受損建物的修復難題

2018-07-16

花蓮大震距今已經五個月,走在市區,當時倒塌的幾棟大樓--雲門翠堤、吾居吾宿、白金雙星,早已整平成為停車場,看不出一點震災痕跡。但是周遭部分房舍卻呈現些微的下陷、傾斜,居民有的撤離,有的繼續居住,地震的後遺症,至今仍沒有完全平復。

陷落的海岸線|消波塊成為海堤殺手?

2013-11-04

台灣的東海岸屬於侵蝕海岸,每年以四公尺的速度向後退縮,為了抵擋海浪侵蝕,政府構築了一道道水泥防禦工事,年復一年投入大量消波塊。這些水泥工程與消波塊,是否真能替我們守住最後的海岸線?

老建築新生命|花蓮將軍府的風華歲月

2011-01-17

對大部分到花蓮的遊客來說,花蓮印象,不外是大山大海或是原住民文化。但許多人不知道,花蓮還保留著許多日本移民村、日式官舍,帶著日治時期濃厚的氛圍。這些日式建築在歲月洗禮下逐漸毀壞,最近這幾年,花蓮民間發起保護日式建築的運動,藉由老房子的復舊,找回了許多遺失的歷史記憶。

醉夢‧文創園區

2010-04-05

從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自行車】 危機‧鐵馬道|單車道開闢熱潮下的思考

2009-04-06

圓夢、休閒、健康,許多鐵馬騎士為了不同的理由,騎上單車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是在發自民間需求,政府大力推動的自行車熱潮中,一些自行車道的問題,也隨之顯現,讓看似歡樂、便捷的鐵馬行,出現隱藏的危機。

盤中飧的旅程

2008-10-27

鄉間,老老的三合院依偎著稻田,方便農民就近照顧作物,從稻米、蔬菜到水果,自己種自己吃,這是熟悉的農村印象,是農田與餐桌的最短距離。隨著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聚居都市,農田與餐桌的距離拉開了,糧食展開漫長旅行...

博士生的有機舖

2008-10-20

當糧荒的現代樣貌,以「沒得吃」和「不敢吃」的形式,在全球蔓延,也許除了技術改良和貿易談判的方式之外,必須進一步思考,一個在地取食和自然健康的有機解決之道...於是,在花蓮,一位準博士生,開設了一家現代有機菜舖,用他自己的方式,解決糧荒的危機...

單車瘋

2007-05-18

從前從前,有一隻烏龜和一隻小白兔,他們要比賽誰跑的比較快....唉喲,拜託!這是老掉牙的故事了啦!這一次故事的主角,換成腳踏車和汽車,究竟誰會先到終點呢?

漂流地圖

2006-08-07

一個玻璃瓶,遠從海的那一端漂流而來,一日在海邊走著走著,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埋藏沙中的玻璃瓶,打開一看裡面裝了一封情書,這是電影「瓶中信」的浪漫劇情,不過來到了現實社會,可就沒有這麼浪漫了,如果你赤著腳,沿著台灣海灘走一圈,有可能被玻璃刮傷,也有可能被針頭刺到,眼前見到的是各式各樣的垃圾,究竟這些物品從哪裡來的呢?

桑機‧商機|桑椹成熟時

2006-04-24

摘採黑色桑果,與紅色桑椹(桑葚)分離放置,不只造就了二十四孝裡蔡順「拾葚異器」的故事,在現實生活裡,桑椹(桑葚)酸甜不同的特性,也讓花蓮的農民開拓了海外商機,這個紅色果實究竟有什麼秘密?拓展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