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相關報導

花東斷層帶生活|918地震的後續重建

2022-11-06

2022年9月18日地震後,我們的島採訪團隊,再次來到花東震區,探訪受到大地震影響的重建情形......

【圖卡故事】強降雨的都市課題|創造可吸納雨水的空間

2022-10-19

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面對短延時強降雨的來勢洶洶,恐怕一時無法負荷。當強降雨成為常態,我們的都市發展,卻還是大規模的水泥化思維,我們的城市將會越來越難與水共存,因此如何創造韌性城市,而不是和水對抗,是都市規劃該有的新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就從五大留住水的招數開始: 📍第一招 設置滯洪池 極端降雨,瞬間大量的雨水該往哪去?...

【科學研究篇】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的訊息

2022-09-27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結構安全篇】 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傳來的訊息

2022-09-26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怎麼把橋顧好?|如何提高橋梁耐震力

2022-09-25

如同所有生命,橋梁也有生老病死,撐久了會疲勞、負荷太重會受傷、會老化、會衰敗、會發生意外。從921地震、莫拉克風災到918地震,我們學會如何照顧橋梁了嗎?

【島在現場】918東台灣地震實錄|2022.09.22

2022-09-20

9/17、9/18連續兩起規模6以上的台東地震,造成花蓮、台東多處災情,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在花蓮玉里,我們的島團隊在花蓮紀錄觀察,後續將推出專題報導,持續關注地震發展。 ​

過熱症候群《三》作物篇:在乾渴中求活的農作物們

2022-09-19

花蓮瑞穗鄉是東部文旦的重要產區,可是今年文旦農實在開心不起來,因為採收前一個月,文旦被太陽曬傷,影響收成。無獨有偶,以生產蜜香紅茶聞名的花蓮舞鶴台地,也因為乾旱和高溫,導致茶樹嚴重受損。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熱傷害威脅,農民該如何備戰呢?

過熱症候群《二》畜牧篇:怎麼幫農場動物解熱?

2022-09-19

不只是人,動物也逃熱傷害的襲擊。在台灣,牛舍幾乎都是半開放式,很少採用密閉式飼養,沒辦法用水簾或空調設備控制溫度。當夏天越來越熱、越來越長,畜牧業該如何面對過熱的考驗呢?

過熱症候群《一》人類篇:當熱死人不再是形容詞

2022-09-19

許多人都感覺今年似乎特別熱。根據氣象資料,今年的高溫日數僅次於2020年,而大台北都會區,暖化再加上都市開發、熱島效應,超過35度的高溫日數,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炎熱高溫,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呢?

【氣候變遷下的全球面面觀】​

2022-08-18

​極端氣候持續影響全球,高溫與乾旱已經對環境、民生、旅遊與經濟產生全面性的衝擊。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統計,2022年上半年的自然災害中,全球經濟損失約720億美元,相當於2兆1800多億新台幣,氣候變遷下所導致的災害,影響自然環境也衝擊人類經濟活動。 ​ ​ ▌歐洲熱浪不斷 ​ 野火頻繁、主要河流水位降低​ ​ 根據全球乾旱觀測站七月的報告,歐洲有47%的地區處於乾旱危機,另外17%在預警狀況...

【島在現場】熱害下的農作物​

2022-08-11

​「曬傷超過五十元硬幣大小,攤販就不要了,只能打掉」花蓮瑞穗鄉柚農無奈地說。​ ​不只是人類跟動物,農作物也怕熱傷害。​ 連日高溫,為了預防熱傷害,人們大都躲有遮蔽物的地方,避免被陽光直射;但扎根在地的農作物可就沒這麼好運,它們只能待在原地,被炙熱的陽光無情曝曬。​ ​花蓮瑞穗鄉的舞鶴文旦柚,原本預計趕在中秋佳節前上市,卻因為熱害,讓柚農減少約一至二成的收入,若能即時發現曬斑,還能貼膠帶補救,...

漢寶村的囤土比賽|營建剩餘土石方及廢土填埋在農地為哪樁?

2022-07-18

為了不讓自家農田低人一等,有的農田比地面高出三十公分,甚至一公尺。 但墊高農地,就能從此不怕淹水嗎?還有倒進農地的營建土石方,有的夾雜著磚瓦、混凝土和廢棄物,這會對土壤造成影響嗎?這些營建剩餘土石方又為何能進到農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