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關報導

鶯歌不見窯

2013-03-25

新北市鶯歌區,早期以窯業發跡,頂盛時期,全區聳立300多根煙囪,連結到各式陶窯。然而,隨著現今發展變遷,窯業衰退,煙囪倒下,古窯消失,讓一個傳統窯鎮,走入鶯歌不見窯的時代…

當古蹟遇上都更|當容積獎勵的美意成為建商利益

2013-03-04

在碧潭吊橋東岸,靠近新店捷運站的一個都更案,將要移動芒果老樹,掀起一場熱烈的護樹行動,然而這個計畫將要移動的不只老樹,還有碧潭吊橋的橋墩,2012年7月,拆橋危機浮現。當城市急著向前走,當文化景觀遇上都更,充滿共同記憶的歷史建物,是否只能默默讓步?

民間自力救老屋

2013-02-04

搶救國有老屋,一般在民間發起後,都由政府規劃修復,但是在台東縣鹿野鄉,一個由民間自力進行的搶救老屋行動,不僅買下老屋,也集合力量修復老屋,開啟民間自力搶救文化資產的行動。

樂生願:山坡蓋機廠興建背後的挑戰與反思

2013-01-14

長年支持樂生保留的聲援者,提著一袋又一袋的泥土,走向捷運機廠上方的空橋。像精衛填海寓言中的小小飛燕,明知希望微薄,仍然想努力填平新莊捷運機廠。2007年,樂生保留聲援者曾經高喊「捷運機廠和樂生可以共存」,為什麼現在,他們要填平機廠?樂生爭議,長達九年,究竟,如何落幕?

搶救台灣千年歷史

2013-01-14

地面上,開發工程進行。地面下,千年遺址出土。當歷史考古遇上開發工程,來自中研院的考古團隊,總是在危急中,搶救台灣千年歷史…

【義築行動】義起築個夢|台東達魯瑪克部落 的兒語記憶亭

2012-12-31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夢想,有人等待機緣到來、有人徬徨不知如何著手、有人已經開始實踐夢想。在年輕建築師簡志明心中,認為建築技術不該只服務有錢人,他想利用自己的專長,去協助偏鄉部落免費蓋房子,用建築來實踐公益。在他的夢想中,蓋的不只是建築物,更在部落居民,在年輕建築人身上撒下築夢的種子,讓他們也有築夢的勇氣。

森永部落野菜夢|開創有機野菜產業

2012-11-26

一個山村小小部落,藉著古老的野菜智慧,開創一個現代產業。他們希望透過野菜產業,種回部落文化,也留下部落的發展願景…

HOLA祕魯-手作一片天

2012-11-12

羊駝和祕魯高山原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利用羊駝毛編織的帽子、衣服,除了禦寒,也是收入來源。然而為了三餐溫飽,有些居民不得不投入採礦和開發雨林的工作。後來,有人想要改善貧窮和環境的問題,一場不一樣的貿易行動就此展開...

歷史老屋的生死悲歡|逐漸崩壞的城市老建築

2012-11-05

老屋生,老屋死,消亡的不只是房子,而是城市發展的歷史。當各地發起搶救老屋行動,也許該正視,我們的城市走入空洞,成為一個只求利益、遺忘文化的失根之國…

文化景觀面面觀

2012-10-29

跟古蹟、古物不同,跟歷史建築和遺址也很不一樣,文化景觀在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定義上,是一群人長期與自然或環境互動,並產生具有延續性的文化現象,所以文化景觀可以是一個神話故事的場所,也可能是一處具有歷史意義工業地景,或一條彰顯生態永續的水利設施,甚至是發展了上百年、上千年的農林漁牧生產區域。 因為文化景觀的多元性,和每一個個案擁有的獨特性,因此在保存活化過程中,特別需要具體詳盡的維護保存計畫,可是目前台灣文化景觀的發展,卻徒有登錄公告之名,毫無保存活化之實,或許在文建會剛改制成文化部的此時,政府應更積極深化文化景觀的保存機制與維護制度。

深坑老街新美學

2012-10-08

美,來自細節。堅持,才能對味。古蹟修復最怕的就是修整後失去古樸原貌,在新北市的深坑老街,一場三年多的修復工程最近竣工,在修復團隊堅持下,不但再現了老街屋的獨特面貌,也為這條繁華老街,注入了細緻的環境新美學…

南島不靠海

2012-09-24

穿上雨鞋、拿起拐杖,大家興高采烈整裝待發,準備要進入熱帶森林,探訪大自然的奧祕。在台灣,說到生態旅遊,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這裡的社頂自然公園,可以說是越夜越美麗,一到晚上,小動物和小昆蟲們,紛紛跑出來活動筋骨、飽餐一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