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臭蟲會藏在哪裡?!出門旅行會帶回臭蟲嗎?該怎樣注意呢?|ft.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蔡坤憲|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2-27

年終歲末,陸續進入假期高峰,加上新冠疫情緩解,各國交流頻繁,從英法、歐洲等國,到韓國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旅館飯店甚至公共運輸,都發生多起臭蟲叮咬旅客事件,台灣也對臭蟲高度警戒。

《週三來聽島》四處為魚拍照的那個人!魚癡寫真助保育|ft.《臺灣淡水及河口魚蝦圖鑑》作者 周銘泰|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2-25

2023年10月24日,農業部公告新增了14種淡水魚作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後不能再任意採集、買賣與繁殖。這是台灣首次由民間素人推動提案,與專家學者一同研究調查,共同完成,搶救台灣極為重要且珍貴的魚種。

城市裡的野鄰居:白鼻心

2023-12-17

剛落成的嶄新大樓上,有隻乍看像貓的生物在圍欄上飛簷走壁,仔細一看,尾巴似乎比一般的貓還要長;夜深人靜時,天花板上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音,令人懷疑是不是老鼠打架?近年有一種野生動物逐漸適應都市環境,牠們不只是偶然路過,而是已經在城市裡安家落戶,這個現象背後有什麼含意?又帶來哪些課題?

【島在現場】冬候鳥-鸕鶿|2023.11.13

2023-11-15

13日清晨,天還沒亮「我們的島」記者跟著基隆河巡守隊志工,來到松山彩虹橋,等待一群遠道而來的嬌客,冬候鳥-鸕鶿。 ​以往想要一睹鸕鶿群的身影,可能得跑到金門或是嘉義鰲鼓溼地等較為自然的棲地環境。台灣北部則是1992年首次在新山水庫記錄到鸕鶿出現,之後零星出現。2018年有民眾在基隆河流域意外發現一大群的鸕鶿群穩定度冬的蹤跡,讓許多愛鳥人士興奮不已,沒想到可以在台北市區看到鸕鶿覓食、飛翔的畫面,...

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威脅以及困境|ft.「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總召李宗宸、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0-30

這週日(10/29)在立法院有一場很不一樣的遊行,這是為「野生動物而走」,一群關心野生動物的朋友走上街頭,呼籲政府必須正視野生動物與遊蕩動物的衝突,以免情況持續惡化。

【島在現場】為野生動物而走|2023.10.29

2023-10-30

高喊「野生動物正告急!犬貓有家不遊蕩!」、「野小孩快樂比鄰,毛小孩享福家庭!」口號,今日(10/29)下午,大約四千位生態團體成員、以及民眾來到立法院周邊,參與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並表達三大訴求: 一、落實源頭管理,杜絕犬貓過度繁殖、遊蕩在外。 二、以具科學客觀性的檢核方式,設定遊蕩犬貓減量期程。 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公部門環境教育,應強化保育與動物福利觀念。 ​ 發起本次活動的「...

【島在現場】|保育團體呼籲重視遊蕩動物危機|2023.10.24

2023-10-29

遊蕩犬隻數量推估已破15萬隻,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日益嚴重,今天上午多個生態團體和學者召開記者會,呼籲大眾及政府重視遊蕩動物所帶來的社會安全以及生態危機。保育團體表示穿山甲、石虎、山羌、草鴞都有過遭受攻擊的紀錄,農業部在今年5月舉辦「特定生態熱區試辦特定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計畫」,但試辦計畫內容都未對外界公開,希望試辦計畫資訊公開。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

《週三來聽島》金門居不易,水環境難尋,歐亞水獺怎麼活?|ft.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常務理事袁守立|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10-27

日前,金門縣政府計畫興建金沙溪人工湖計畫,由於衝擊保育類動物歐亞水獺的棲息地,引發生態界熱議,水利署和金門縣政府決定暫緩,這次事件也再度喚起大眾對水獺的關注。

【認識虎頭蜂】拆解虎頭蜂為何攻擊模式|山林保命的正確觀念 |ft.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 蔡明憲|我們的島Podcat

2023-10-13

2023年9月20日,新北瑞芳山區多名登山客遭虎頭蜂攻擊,其中2人送醫不治、9人輕重傷。

飯島氏銀鮈的命運與機會|為保育類淡水魚續命

2023-10-01

台灣有三種一級保育類淡水魚,生活在高山的櫻花鉤吻鮭,經過多年復育,數量已達到一萬多尾,然而,生活在淺山到平地溪流的巴氏銀鮈及飯島氏銀鮈,由於棲地與人類生活環境高度重疊,極易受到人為干擾,研究也相對不足。究竟牠們面臨什麼樣的威脅,我們又該如何讓牠們繼續悠游在台灣的溪流中?

頁面